鑽石淨度,是指其無內含物和表面特徵的程度
天然的鑽石,是碳元素經過高溫高壓的試煉而形成的。而這一過程,也導致每顆鑽石具有內部特徵,我們稱之為“内含物”, 在表面的則稱為“表面特徵”。
評鑑鑽石淨度的準則,當中包括了上述特徵的數量、大小、明顯性、本質、位置和其對鑽石整體外觀的影響程度。 儘管世上沒有絕對極優無瑕的天然鑽石,但一般而言,淨度越高的鑽石,價值越高。
GIA鑽石淨度標準,分為6個類型,11個等級。
無瑕級 (FL):
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,鑽石沒有任何內含物或表面特徵。
內無瑕級 (IF):
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,鑽石內部沒有任何內含物。
極輕微內含級 (VVS1 和 VVS2):
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,鑽石內部有極微細的內含物,即使是專業鑑定師也很難看到。
輕微內含級 (VS1 和 VS2):
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,鑽石的內含物清晰可見,但非常微小。
微內含級 (SI1 和 SI2):
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,鑽石有可見的內含物。
內含級 (I1, I2 和 I3):
鑽石的內含物在10倍放大鏡下非常明顯,並且影響了鑽石的透明度和亮度。

圖中所示為GIA鑽石淨度繪圖。圖像僅供參考,不可作為鑽石淨度等級鑑定的依據。
鑽石的內含物和表面特徵通常都非常微小,只有專業的鑽石鑑定師才能看到。肉眼看上去,VS1级鑽石和SI2级鑽石可能完全一樣, 其品質和價值卻相差極大。因此,專業精準的淨度鑑定是非常重要的。
延伸閱讀:
●鑽石分級基礎 - 4C中的重量(Carat Weight)
●鑽石分級基礎 - 4C中的切工(Cut)
●鑽石分級基礎 - 4C中的成色(Color)
轉載自《GIA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